半世纪等来凤南一村涅槃 当年小姑娘:“70岁我能住上高楼!”
8月28日至29日,上海持续降雨。
(相关资料图)
住在杨浦区凤南一村的郁阿姨,曾经最怕雨天。
受了潮的房子,梁都裂开来。地面积水,水褪去后,家里一股霉味。“怎么办呢?只能把空调一直开着,散味。心里想的就是:房子太老了,快点拆,快点拆。”郁阿姨对记者说。
地势低洼、设施陈旧、功能不全、煤卫合用……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凤南一村,存在着种种“老毛病”。眼下,凤南一村终于迎来了拆除重建的希望,被居民称作老小区的“涅槃重生”。
8月28日,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迎来更新协议正式签约,截至当晚6点,总计完成签约1772户,同意率达97.74%,签约首日即高比例达到协议生效条件,迎来“开门红”。
新居梦将圆的居民们聚在居委活动室,切开喜庆的蛋糕,互相举杯道贺。这是今年上海市最大规模的拆除重建项目,也是《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》生效后,全市规模最大的拆除重建项目。
姑娘变老太,盼70岁住新居
捧着蛋糕,居民赵新走出居委会,在小区里与邂逅的邻居分享喜悦。“很开心,很激动!我从姑娘变老太,终于圆梦了!争取70岁住新居!”
从小区门口的平面图看,凤南一村位于凤城路、周家嘴路、黄兴路、控江路的围合之中。细雨中,记者在整个小区兜了一圈。地面局部坑洼,部分墙皮脱落,木质窗框陈旧开裂……这个“50后”小区,的确是老了。
从打开的窗户向里望,记者看到了居民合用的厨房。几户人家的水池、灶台、吊橱挤在一起,空间确实有限,墙角布满霉斑。打开灯,两位阿姨准备做晚饭,小心翼翼地错开身子。再往里,卫生间的马桶挨着水管,墙边堆满杂物。“没办法,实在没地方放呀。“
老房子光线不好,如果没开灯,屋里乌漆嘛黑,啥都看不见。
恶劣天气下,条件更艰苦。居民刘惠娟记得,2005年麦莎台风光顾,小区水漫金山,不得不派了消防车前来抽水。
好在,这一切终将过去,居民心头的曙光,正在渐渐亮起。
生效!居民举杯庆贺
记者看到,立在小区中央的公示栏,将《凤南一村居住房屋更新实施方案》逐条写清,还公布了明确的奖励与补贴标准方案。
另一处公示栏,不断更新着《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推进情况》,居民时不时来看看。截至28日傍晚,绝大多数楼栋的签约率都达到了100%。
工作人员回顾了签约过程。今年3月29日,项目第一轮书面征询正式启动。在居民的积极响应下,4月28日启动第一轮意向征询,提前7天实现同意率100%。8月14日,项目正式启动二轮预签约,仅仅12天就超过协议生效条件95%,跑出了杨浦城市更新加速度。
“凤南一村共有35栋房屋85个门栋,总户数1813户。其中,居民1794户,这里面包括产权户290户。非居住用房总户数19户,包括产权户6户。”卫百辛集团副总经理孟庆余介绍。
75岁的张阿姨就是产权户居民。“我们这栋楼是产权楼,应该是建于1989年,设施比那些五十年代的住房要好一些。有人因此担心产权楼居民的签约积极性,但我们的居民想得都很清楚。老房子只会越来越老,如果不改造,他们的今天会是我们的明天。政策给了我们住新房的机会,哪有不支持的道理?”
张阿姨是产权楼的楼组长。据她回忆,有位居民长住外地,听说要签约,早早委托了在沪的一位亲戚。不巧,二轮预签约启动时,亲戚刚去了别处旅游。这位居民央求亲戚缩短行程,赶回上海,“千万别耽误整栋楼的签约进度!”
老小区将变高层住宅,配套一应俱全
这段时间,已经签约的居民正在陆续打包家什,准备搬迁到外面过渡一段时间。
“这趟既不用阿拉出钞票,又能搬回原地住新房,居住面积还放大了。”居民杨阿姨说。
对于周边的商场、设施,居民方老伯如数家珍。“毕竟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,还是舍不得的。这里是内环内,生活很方便,离新华医院也不远,能搬回来再好不过。”
对于未来,居民心中已经画出了蓝图。拆除重建后,凤南一村将有8栋20层到26层的高层住宅。改造围绕居民原有房型、朝向、面积等基本情况,将凤南一村原有的128种房型归并梳理,最终设计了20种安置房型。
孟庆余介绍,改造方案在户型设计上满足不减少原居住面积的前提下,完善使用功能,将改造前不成套户型改造为成套独用户型,户型功能布局清晰,动静分区明确,保持客厅、厨房等公共空间与卧室私密性的相对独立,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。
新项目四侧均设计了出入口,提升居民出行的便捷度。在停车设计方面,地下规划停车位将解决小区原有的停车难问题。地面小区入口附近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,达到人车分流目的,提升小区的安全性。在配套设施方面,社区公共空间及住宅单元内做到100%无障碍设计。由于该项目体量大,重建项目建设开始后,预计四年时间竣工。
杨浦区房管局透露,改造后,小区将建成含老年活动室、文化活动室、生活服务点、养育托管点、卫生服务站、党群服务站、市民健身中心、控江路图书馆、社区食堂、社区睦邻中心、老年人日间照护场所等在内的6000余平方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,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。“这个方案,结合了社区规划师意见和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要求。”
凤南一村附近原本有一所老小学。此次改造,街坊内按控详规划保留教育用地,拟建一所标准化小学,让居民拥有梦想的“学区房”。
杨浦区零星旧改于2022年圆满收官,旧住房成套改造成为杨浦区全面加快推进“两旧一村”改造工作的标志性民生工程。
通过“一小区一方案”的工作策略,杨浦区滚动推进项目实施,计划用两届政府十年时间全面完成剩余13.4万平方米不成套房屋(含小梁薄板)改造任务,努力打造形成与杨浦人民城市样板间相匹配的安居宜居新面貌。
2023年,杨浦将重点推进邯郸路500弄、524弄,凤南一村,控江路501-515号(单号)3个项目,共8万平方米,居民2723户。其中,凤南和东郸体量分列全市第一和第三。
标签: